
常德汉剧高腔作为地方传统戏曲,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汉寿县西湖小学将这项传统戏曲引入校园、搬进课堂,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,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。
上脚、丢水袖、小挽花接亮相,画上戏妆、穿上戏服的两名小旦角跟着老师的示范学得有模有样,举手投足间“戏曲范”十足,小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,过足了一把戏瘾。
今年,汉寿县西湖小学积极推进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,成立戏曲学生社团,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走进校园,为学生讲解常德汉剧高腔的历史渊源、演出服饰、行当角色等相关知识,传授常德汉剧高腔表演技艺。让孩子们近距离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精髓,加深了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。
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,汉寿县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,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,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,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,让全县6.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中培智、强能、健体,助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。
责编:周洋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“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”公益行动走进汉寿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冯超越:乡村振兴的“排头兵” 群众信赖的“主心骨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4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邓红波:“兵支书”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老兵”】吴喜堂:永葆军魂的“兵支书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7.31
下载APP
分享到